大全能源登陆科创板夯实龙头地位 政策红利与规模效应促盈利持续大增
并且,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电力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关产业链也掀起发展浪潮。
在2021年3月,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将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将新疆作为“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来建设。
为此,大全能源登陆科创板并借助于政策红利迎来更高效的发展。
“碳中和”政策红利之下,大全能源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订单锁定至2025年
2020年是我国“碳中和”元年,全球各重要经济体也陆续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电力方式,将在实现碳中和的各类领域和场景中扮演关键角色,光伏产业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大全能源作为国内先进的高纯多晶硅专业制造商之一,受政策红利影响也迎来快速发展。
资料显示,大全能源维持产销两旺的状态,产能均处在满产状态,产销率维持高位。2020年,公司高纯多晶硅产量分别达到77288.26吨,销售收入突破46亿元大关,增速高达99.33%。由此可见,大全能源在政策红利之下,获得高速发展。
全球光伏投资热情高涨,硅片企业大幅扩张,而同期中国和海外多晶硅产能反而同比减少,2020年全球多晶硅供需呈现略微供不应求的状态。今年以来,硅料紧缺现象越发明显,位于产业链上游的硅料厂商也受到更多关注,下游龙头厂商为抢占硅片、组件市场份额,急迫锁定硅料长单。受此影响,2021年以来,大全能源先后与多家下游厂商新签订了合计超过21万吨硅料的长单。此外,公司还手握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其他业内知名公司的长单。据测算,大全能源2021-2023年已锁定共计31.92万吨硅料长单。按照公司目前的产能计算,公司未来至2025年的产能已被锁定,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与规模优势明显,持续降本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在2021年3月,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将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将新疆作为“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来建设。
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结合低成本能源优势以及地处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目前已成为国内先进的高纯多晶硅专业制造商之一。目前公司产能已达到7万吨/年,产能规模在业内处于第一梯队,也形成了全球唯一一家单体7万吨的多晶硅工厂,因此公司具备全行业突出的规模效益和管理效益。
硅料生产过程中,电力占生产成本的较大比例。2018、2019年度,大全能源综合电耗均为低于80千瓦时/kg-Si,随着公司三期工程A阶段项目建成投产,单位电耗同比也有大幅度下降,2020年综合电耗低于66.5千瓦时/kg-Si。电力成本是影响多晶硅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低电耗+低电价打造了大全能源的成本护城河。其次,公司单位产品的蒸汽消耗量也呈现逐年大幅度下降趋势,2019年平均蒸汽单耗37.33kg/kg-Si,2020年已下降至平均20.99kg/kg-Si,且后续通过技术改造,对还原车间、冷氢化车间热量进一步循环回收利用,蒸汽消耗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在产品结构上,大全能源的产品结构中,单晶料占比高达98%。由于单晶料与多晶料生产成本一致,但售价较后者高;这就意味着,单晶料占比越高,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其次是规模效应,在手订单充足的条件下,大全能源产能也在持续扩张并带动成本压降,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回顾公司产能提升历程,2012年一期项目投产后产能规模为5000吨,改扩建后产能达到1.2万吨。此后,随着二期、三期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在2018年底、2019年底年产能即扩张到2.5万吨及7万吨。
工程建设进度方面,继2018年公司多晶硅项目2B阶段工程建成投产,及2019年公司多晶硅3A阶段项目建成投产后,今年3月,大全能源3.5万吨多晶硅3B阶段项目开始建设。预计今年底3B项目完成建设,2022年3月底前达产。
大全能源多晶硅综合产能目前已达到7万吨/年,3B项目明年第一季度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0.5万吨/年,公司全部产能中99%以上将能满足下游单晶硅片的需求。大全能源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单晶硅料供应商,产品品质可完全替代进口单晶硅料。
区域优势及规模优势,将为大全能源持续降本,未来盈利能将会出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