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高集团IPO:抄袭指控下的"伪创新"陷阱 品控失守数据打架背后的"财技"疑云陷信披诚信危机募资必要性存疑
排队叩响A股大门的拟上市公司中,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悍高集团”)的招股书材料格外引人注目。这家主营家居五金产品的企业,带着年营收超20亿元、净利润三年翻番的财务成绩单冲刺IPO,却在2024年两度因"财务资料过期"被按下暂停键。
4月11日,悍高集团接受深交所发审委员会审核,此次发行4,001.00万股募集资金4.20亿元,而公司持有货币资金规模超10亿元,募集必要性存疑。其次,公司还陷入专利抄袭指控下的"伪创新"陷阱,与抽检门背后的品控失守,数据打架背后的暗藏"财技"疑云。其次,公司向关联方九折供货,
关联交易织就的利益暗网,消失的"限高令"与信披诚信危机,,这家企业的上市之路正演变成一场资本市场的"压力测试"。 专利纠纷缠身,抄袭指控下的"伪创新"陷阱走进悍高集团的官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项专利技术"的标语异常醒目。但工商信息显示,这家标榜技术驱动的企业,过去四年却深陷专利侵权泥潭。
资料显示,2021年与铭珈家居的诉讼中,公司制造的部分产品,落入铭珈家居名下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名称“储物架升降装置加载机构”,专利号“ZL02132945.1”),悍高集团支付370万元和解金息事宁人;2022年与江苏酷太的专利拉锯战,更暴露其技术短视,公司与江苏酷太已就专利侵权事宜达成和解协议,公司与江苏酷太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已调解结案;——国家知识产权局直接驳回其专利无效申请,逼得企业承认"涉诉产品已停产"。
"专利纠纷和解率100%,这未必是好信号。"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律师分析,家居行业专利诉讼平均和解率约为65%,悍高集团异常高的和解率,可能暗示其确实存在技术侵权风险。更值得警惕的是,招股书披露的研发费用率长期徘徊在4%左右,远低于行业5%的平均水平。资料显示,公司已获得境内外专利技术合计 1,173 项,其中,发明专利18 项,发明专利大幅低于同行可比公司(浙江永强除外),发明专利占比仅为1.53%。
这种"重包装轻内核"的研发策略正在反噬市场信任。天猫平台数据显示,悍高智能晾衣架近半年差评中,"设计抄袭""功能雷同"等关键词出现频率同比上升120%。某头部家居品牌产品总监匿名透露:"悍高的抽屉滑轨与我们五年前专利高度相似,行业内部早有议论。"
抽检门背后的品控失守,数据打架背后的"财技"疑云
如果说专利纠纷动摇的是企业根基,那么连续曝光的质量问题则直接刺破悍高集团的品质神话。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档案显示,2019年抽检的厨房水龙头存在管螺纹精度偏差,可能导致漏水风险;2020年台上盆排水机构管壁厚度不达标,易引发变形开裂。这些"黑历史"在招股书中被轻描淡写带过,直至2024年4月,江苏省消保委的检测报告再次将其推向风口浪尖——智能晾衣架内部布线设计缺陷可能引发短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五金件的厚度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以内,悍高的品控显然没守住底线。"某五金协会技术专家指出,被通报产品涉及的基础工艺缺陷,折射出企业质量体系的系统性漏洞。经销商渠道的变化更印证危机。2021年因质量问题终止合作的经销商达23家,直接导致当年退换货金额飙升156%。湖南长沙原经销商王先生向记者抱怨:"客户投诉水槽生锈,厂家却以'使用环境潮湿'为由推诿,我们只能自己贴钱补偿。"
即便抛开产品质量争议,悍高集团的财务数据本身也充满悬疑。2022年招股书显示,其对中山海宝的滑轨采购占比达90.49%,但该供应商却未出现在前五大名单;2023年对广东广润的采购金额与总额存在700万元缺口。当记者向财务专家求证时,对方指出:"这种基础数据矛盾,要么是会计系统存在重大缺陷,要么存在人为调整痕迹。"
生产设备数据的"变脸戏法"更令人咋舌。2023版招股书中,焊接机资产原值比申报稿缩水46.95万元,冲床设备成新率从46.42%悄然降至41.68。对此异常,公司解释为"会计估计变更",但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直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需要详细披露影响数,悍高的处理方式不符合审计准则。"
关联交易迷雾利益输送嫌疑难消,资金充足募集必要性存疑
在悍高集团的商业版图中,一个以实控人欧锦锋为核心的家族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欧锦锋配偶的妹妹林绿苗,通过丈夫林培超控制的悍德家居、悍林家居等企业,三年间与悍高集团发生超3800万元交易。招股书承认,关联方通过云商平台采购价格长期低于市场价10%,仅此一项就让利超300万元。
"这根本不是正常商业逻辑。"上海交通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黄伟明指出,关联交易占比从3%快速攀升至7%,且存在持续性利益输送特征,"实控人可能通过低价交易转移上市公司利润,或虚增关联方业绩。"记者调查发现,林培超2023年线下采购额突破2000万元,与其"资金实力薄弱"的说法自相矛盾。更蹊跷的是,悍德家居注册地址与悍高集团佛山总部仅一街之隔,但工商登记的联系电话却与悍高集团销售部完全一致。
现金流层面同样疑点重重。
截至2024年,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超10亿元,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仅为4.2亿元。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低至30%,公司却却声称资金紧张。投资者论坛上,有网友犀利评论:"账上趴着10个亿还要上市圈钱,这是把股民当提款机?"
消失的"限高令"与信披诚信危机
2023年6月,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纸限消令,将悍高集团推向舆论漩涡。因拖欠重庆长茂装饰材料公司货款,实控人欧锦锋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这本该在招股书"重大诉讼事项"章节重点披露,但在2024年12月的更新版中,这段"黑历史"竟神秘消失。尽管公司解释"已履行还款",但信息披露的"选择性遗忘",已触碰监管红线。
"这绝不是简单的披露疏忽。"证券维权律师称,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发行人及实控人最近三年内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将构成上市障碍,"悍高集团涉嫌刻意隐瞒重大负面信息,可能构成欺诈发行。"深交所官网显示,在审IPO项目中已有6家企业因类似问题被终止审核,悍高集团会否步此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