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周群飞身家只剩200亿 公司可转债偿债压力大
通过定向增发募投的“蓝宝石项目”还在放量中。同时,虽然蓝思转债价格已大幅下修,但大部分持有人并不愿转股,近48亿偿债压力随时到来。
这是一封充斥了血腥且可以预见到结果的公开信。
1月3日,蒂姆·库克,这位因过去一年公司营业利润及股票市值表现优异创纪录拿到1200万美元奖金的苹果(APPL.O)CEO发出的公开信,让市场持续许久的猜测终于得到证实。在公开信中,59岁的库克宣称,苹果公司已下调2018年第四季度的营收预期。
据悉,这是二十年来该公司首次承认业绩退步。受此影响,苹果股价当日大跌9.96%,市值则蒸发741亿美元。
这也是一次迟到的低头。事实上,与该公司休戚相关的供应链企业股价早已有所反应。截至2019年1月9日,苹果公司主要代工厂工业富联(601138.SH)收盘价为12.13元/股,较52周高点跌落53.98%;欧菲科技(002456.SZ)收盘价为9.15元/股,较52周高点跌落59.83%;蓝思科技(300433.SZ)收盘价为6.48元/股,较52周高点更跌落69.13%。
有数据表明,蓝思科技已成为大中华地区苹果产业链公司中损失第三惨重企业。2017年10月,蓝思科技市值曾创下1077.6亿元纪录,但截至目前,该公司总市值仅剩254亿元,与欧菲科技的248亿元相差无几。要知道,蓝思科技本是苹果手机屏幕面板全球最大供应商之一,月出货量为欧菲科技三倍。
48岁的周群飞直接或间接掌握着蓝思科技逾八成股权。凭借着高比例持股和蓝思科技曾经在二级市场的高歌猛进,过去三年周牢牢霸占着胡润中国女富豪榜的前三名。但形势比人强,按照蓝思科技目前的市值水平,周群飞身家已缩水至203亿元。
同为利润相对微薄的代工厂或零部件供应商,在股价集体自由落体的过程中,为何蓝思科技会更受伤?如果是受苹果手机需求疲软大势影响,为何蓝思科技跌幅还要高于欧菲科技?过去一段时间内,围绕蓝思科技的众多纷扰究竟又说明什么?
在接受《投资时报》记者采访时,蓝思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与欧菲科技之间业务并不相似,不具有可比性。至于股价下跌,还是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苹果公司依赖症
时间拨回2015年。作为三星、LG、富士康的大供应商,特别是凭借来自苹果公司的营收占47%以上的闪亮数据,刚刚登陆创业板的蓝思科技旋即受到投资者追捧。
不过凡事皆有利弊,蓝思科技也因其客户高度集中引发部分担忧。颇有意味的是,上市之后苹果从蓝思科技的年报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重要客户”。但消失不代表不存在,国信证券表示,蓝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一直是苹果,尽管其份额已有一定幅度下降。
被蓝思科技“隐藏”的其与苹果的关系,其实在两项重要募投项目上已露出“马脚”。上市时首发的15.06亿元募资额显然并没有满足周群飞的胃口,仅一年之后该公司又通过定向增发募得31.68亿元,用于“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以及“3D曲面玻璃生产”两个重要项目。
蓝思科技对于上述两个项目寄予厚望,并多次在年报中声称,“如果公司的新技术最终得到认可并实现大规模应用,那么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和规模等先发优势,享受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对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周群飞重金押注的这两个项目,是顺应行业需求,还是为苹果公司“定制”?从苹果公司对蓝思科技的重要性来看或见端倪。
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一直被外界批评创新乏力。实际上,作为舵手的库克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对屏幕的改进中,并希望能在iPhone6以后的机型上应用蓝宝石屏幕。
位于美国新罕布尔州的蓝宝石面板供应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公司(以下简称 GT)的破产,令苹果公司的本土自主创新计划终告失败。据悉,苹果公司为GT提供了5.78亿美元的贷款,但最终因为后者生产的蓝宝石面板良品率太低、成本过高而付之东流。“苹果”当然不宜只放在一只篮中,为此,苹果公司将目光转向了亚洲的代工厂 。
毫无疑问,巨额定增的资金被蓝思科技用来“赌一把”。不过,赛道上的赌手不止一个。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蓝思科技最大竞争对手伯恩光学,早在2014年就已联合露笑科技(002617.SZ)成立了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下称伯恩露笑),专攻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的应用。
更为吊诡的是,伯恩露笑生产蓝宝石的设备,恰是在苹果公司斡旋下转让自GT。
成立四年来,随着伯恩光学和露笑科技不断追加投入,伯恩露笑的注册资本已从5亿元增加至12.5亿元。然而,寄望中所谓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出现。财报显示,2017年末伯恩露笑营业收入为1.51亿元,净利润-1855万元。
而蓝思科技方面曾对外表示,蓝宝石项目和3D曲面玻璃项目已实现了对vivo、华为等品牌的供货,但规模与伯恩露笑相差并不大。数据表明,2018年上半年蓝思科技的蓝宝石项目实现收益5068万元。
对于苹果公司押宝蓝宝石屏幕,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苹果多年来想大规模应用蓝宝石材料,但方向上很可能是错的。蓝宝石加工成本极高,加工效率慢,成品率低,所以到现在只有在Apple Watch 等产品上小规模应用过。无法满足苹果手机出货量的要求”。
蓝思科技方面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目前蓝宝石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体量并不大。不过公司看好蓝宝石材料应用的发展前景,目前还在继续加大对其的投入。同时,行业内确实有将蓝宝石应用在手机屏幕的设想,但公司大品牌客户目前并未决定将其大规模用在消费电子领域。
田忌赛马的故事苹果公司一定熟稔于心。只不过这一次伯恩光学研发投入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而抢先上市的蓝思科技则来源于定增资金。
大笔融资的结局
除了高度集中的控股股东持股、与苹果公司秘而不宣的“紧密联系”,蓝思科技的融资速度也让外界侧目。2015年首发上市募资15.06亿元,2016年定向增发募资31.12亿元,2017年发行可转债募资47.56亿元,三年时间前后融资总计95.17亿元。
特别是在发行“蓝思转债”时,原本承诺的大股东全力认购落空让投资者哗然。
牛市小甜甜,熊市牛夫人。曾经的创业板“大热门”蓝思科技,很快迎来了上市后的第一次业绩下滑:2016年其营收同比下降11.56%,扣非后归母净利同比大降30.87%。而2018年三季报更加难堪: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亏损0.73亿元,同比大降109.72%。
问题是,熊的味道正愈加浓厚。2019年1月3日,苹果公司将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预期下调90亿美元,毛利率下调至38%左右;1月8日,三星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初步业绩报告,营业利润环比锐减38.5%。
当两位最“慷慨”的金主陷入需求疲软,蓝思科技前后耗资近100亿的各种募资项目该如何消化?特别是为苹果公司“定制”的蓝宝石项目,未来如何达到之前承诺的收益?
对于消费电子市场下行公司却大额募资的行为,蓝思科技对《投资时报》记者解释称,公司前期的募资扩张是为了保持竞争力,为以后做准备。公司方面看好即将到来的5G时代的消费电子换机需求。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虽然蓝思科技目前已将订单转向国内厂商,但作为代工厂身份利润很可能会在外部环境恶化后进一步摊薄。2018年三季报显示,蓝思科技毛利率已由2017年末的27.96%降至23.04%;净利率则由8.54%降至5.41%—注意,这一水平已与欧菲科技的4.41%相当。
都说备好粮草好过冬,不过前期的大步扩张,让蓝思科技过冬的步伐愈加沉重。2018年三季报显示,蓝思科技短期借款达到87.96亿元,同比增长28.32%;流动负债205.39亿元,同比增长48%;资产负债率甚至从上市初期2015年末的49.09%增长至60.58%。
2018年9月4日,蓝思科技公告称,公司将向控股股东香港蓝思借款不超过50亿元。而周群飞正是香港蓝思的实控人。借钱难免需要承受还本付息的压力,即便掏钱一方是老板自己。2018年三季报显示,蓝思科技可转债计提利息支出达2.61亿元。
蓝思可转债压力也在逼近。随着蓝思科技股价的一再下跌,蓝思转债的价格也不断下修,其初始转股价为36.59元/股,最后于2018年8月下修至16.00元/股。
业内人士分析称,转股价格下修,无疑是在鼓励持债人把债券换成股票,公司短期内可以少支出债券利息,长期看也可避免可转债到期后巨大的资金压力。但根据蓝思科技发布的公告,目前可转债持有人转股热情并不高。
截至2018年四季度,蓝思科技仅有1979张“蓝思转债”完成转股,票面金额为19.79万元,而公司剩余可转债票面总金额高达47.99亿元。
最后关注一下竞争对手的消息吧。被誉为苹果供应链上隐形巨头的伯恩光学,其掌门人杨健文夫妇2017年曾以83亿美元位列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八名。但是自2016年起,伯恩光学先后两次筹备的上市计划都遭搁浅。2018年11月,伯恩光学还曝出来自苹果公司订单大减以及惠州工厂裁员8000人的消息。
一损俱损,很难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