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加班备战科创板:每天工作十余小时 已有项目推进
在北京一中大型券商投行业务部门工作的胡青(化名),下班时已接近晚上9点。
“之前接手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原本计划主板上市,眼看科创板落地,公司与企业沟通后计划转变为科创板上市。”说起忙碌的工作,胡青表示,最近集中于攻克科创企业的估值定价,而公司则谋求在科创板保荐业务上实现业绩弯道超车。
据上交所公布的信息,科创板6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于2月20日截止。此外,证监会于上月底发布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月28日。曾有分析人士预测,如果征求意见过程顺利,科创板将于今年3月或4月开始接受IPO申请。
如今,不少券商正在紧锣密鼓备战即将到来的科创板。
每日工作10余小时,寄望科创板弯道超车
连日来紧张工作,胡青的疲惫状态明显地写在脸上。
“之前没有先例,细则也没有落地,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胡青说:“我们每天工作时间十小时以上,到办公室从低头到抬头,一天就过去了。其他部门的同事下午五六点钟下班,我们离开办公室一般不早于八点”。
胡青介绍,受去年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他所在的券商投行业务成绩惨淡。按照业绩,此前还可在券商中排在靠前位置,去年名次明显下滑。“公司希望将科创板作为弯道超车点,回到前列”。
根据科创板细则意见稿,将直接定价部分取消,改为市场化询价定价,在估值定价方面,为券商带来更多考验。而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与施行,券商的承销能力也将越发被看重。有评论指出,股票供给增加,将会让国内投行“重保荐”逐渐过渡为“保荐与承销并重”。
“我们的承销业务做得不错,这也是公司计划在科创板大展拳脚的考虑之一。科创板将为不少实力不达主板要求的科创企业提供上市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给券商投行部释放一大批客户群。”胡青表示。
依据企业实力等列“白名单”,已推进项目
与胡青所在券商“燃情”备战不同,另外一大型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科创板,他们所采取的态度是既不过分偏重,也不过分忽视。不过,他所在的券商目前已有科创板项目在推进中。
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根据企业实力、所属行业等因素,将可能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分析归纳了“白名单”,为其进行上市辅导。而采访中,具体的企业名单成了券商集体“不能说的秘密”。
记者注意到,科创板意见征求收官在即,部分小券商选择持观望态度。一位排名中等的券商投行人士小贾(化名)在记者采访中表示,他所在的券商投行暂时未对科创板业务投入精力推广。至于原因,小贾称,作为规模中等的券商,尤其是投行业务并不出色的中小型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本身在券商的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就不大。相应的,公司对于投行业务的投入、投行业务的能力也与排名靠前的券商相差甚远。
“不说注册制和市场化询价定价,就是电子化审核流程,对于小券商来说,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还是计划观望一二,有了别人成功的案例后再决定是否涉足科创板”。小贾说。
科创板落地,为券商带来哪些利好?
不少券商分析师认为,科创板的落地,将为券商带来有利影响。而受自身投行业务强势、定价、销售能力优异等因素影响,其中受益最多的,将会是头部券商。
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2018年IPO承销家数分别达11家、10家和9家,位列排行榜前三位。此外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的IPO储备项目分别达99家和86家,位于行业最前列。
申万宏源提出,龙头券商的投行、机构销售、机构交易和股权投资业务最受益于科创板落地。投行业务承销保荐收入是最直接的受益方式。2018年IPO承销规模CR5占比高达66%,其中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排名靠前,考虑在新的发行承销制度下,对券商定价、询价以及客户资源的要求都较高,因此认为龙头券商在科创板推荐项目的集中度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对此,中泰证券分析称,科创板强化了券商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上市定价责任,明确“跟投”制度,对券商资金实力、研究能力、风控合规能力提出挑战,综合实力强、走在市场化前沿的龙头券商具有竞争优势,行业“虹吸” 效应将逐步增强。
此外,长城证券指出,科创板将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可观收益,还将为券商直投业务提供投资渠道与退出通道。“直投+保荐”形式叫停后,券商直投业务转型,私募子公司布局股权投资市场,科创板为券商直投带来了战略机遇。目前IPO退出渠道仍然是私募股权投资的首选,在新三板遇冷、IPO过会率低的形势下,科创板的设立为券商直投业务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科创板允许券商子公司进行跟投,在具备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券商直投业务将会择优而投,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进而提高直投业务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