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股计提商誉超651亿 监管层密集问询“一次性计提”
尽管近期市场走出了“商誉底”行情,但机构人士认为仍需警惕商誉减值风险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解构巨额商誉减值
春节前夕爆雷的巨额商誉减值个股,却成了节后开门红的主角。这波所谓“商誉底”行情,并不能抵消市场对于商誉的担忧。分析上述巨额商誉减值的公告,可以发现,当初大幅溢价收购的并购标的业绩不力是主因。监管层已对上述企业进行问询,未来对商誉减值的监管将趋严。而通过财务洗澡“轻装上阵”的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显然值得商榷。(巫燕玲)
节后两个交易日,巨额商誉减值相关个股走出了“开门红”行情。
天神娱乐(4.390,0.12,2.81%)(002354.SZ)两日上涨7.42%;庞大集团(1.280,0.01,0.79%)(维权)(601258.SH)上涨5.75%;坚瑞沃能(1.500,0.01,0.67%)(300116.SZ)上涨7.84%;华业资本(2.300,0.05,2.22%)(600240.SH)上涨8.04%;华闻传媒(2.970,0.02,0.68%)(000793.SZ)上涨6.04%。
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受大盘人气恢复影响,同时商誉减值风险集中出清后,预期修复。
尽管相关个股走好,但商誉减值问题仍然是市场隐忧。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共有94家上市公司公告业绩巨亏超10亿以上,其中就有59家称涉及“商誉减值”,占比63%,该部分公司计提超651亿。
业绩下滑/业绩不达预期为主要原因,多涉及比如影视、游戏等具有轻资产属性的行业,新能源汽车因补贴政策变化也受到冲击;标的因内控问题爆雷而影响正常经营也是常见因素。
商誉减值风险引起监管层密切关注。以深交所为例,一个多月内就发出42份关注函,提问商誉减值问题。其中,重点关注应减值而未减值、减值测试披露不充分、一次性减值“大洗澡”等情形。
市场走出“商誉底”?
农历春节后成长股涨势喜人,在1月底集中爆发商誉减值风险后大幅反弹,创业板指连续两天上涨4.76%,中小板指上涨4.36%。
商誉坍塌的相关个股在节后集体飘红。商誉减值规模最大的当属天神娱乐,公司预计计提约49亿元,但该公司近两日已经上涨7.42%。其次为东方精工(3.480,0.02,0.58%)(002611.SZ),计提30.60亿-41.42亿元,两日累计上涨6.36%。
掌趣科技(3.310,0.07,2.16%)(300315.SZ)与人福医药(10.140,0.01,0.10%)(600079.SH)依次计提36.6亿、30亿,分别上涨5.13%、7.41%。此外,联建光电(4.920,0.10,2.07%)(维权)(300269.SZ)、大洋电机(3.720,0.03,0.81%)(002249.SZ)、聚力文化(4.120,0.07,1.73%)(002247.SZ)等计提20亿以上的公司,两日依次上涨2.55%、7.75%、5.13%。
对此,深圳一名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12日分析称,“第一是因为节日效应,资金入市,大盘人气整体回暖;第二是商誉风险集中释放后,‘商誉底’逐渐形成,市场预期相关个股轻装上阵,因此股价在下探后重新反弹。”
他认为,仍然需要警惕商誉减值风险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商誉还是A股压制因素,需要继续关注季报和年报的披露情况。高商誉的个股绝对不能碰。”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2月11日表示,商誉减值风险集中出清,预期修复下成长板块有望持续走强。他认为,根据历史经验,创业板业绩很有可能与2017年相似,在年报中集中计提商誉减值,然后将利润推迟至下一年的一季报中。因此预计在春节过后,市场对于创业板的业绩预期将会逐步修复,叠加科创板落地加速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转“鸽”,成长板块有望全面走强。
影视游戏商誉频爆雷
对于今年集中出现巨额商誉计提的原因,业内人士解释,大多数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期到期,同时遇上经济环境下行及相关行业政策收紧;此外,当年溢价收购,目前面临估值泡沫。
广州一家券商分析师12日分析表示,“经历2013-2016年并购繁荣以后,目前很多标的已经到了业绩承诺期;叠加经济环境下行因素,业绩不达标的案例将会增加,这是商誉减值的主要原因。”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发现,在59家预亏10亿以上的公司中,有10家上市公司表示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有17家则谈到标的业绩下滑,合计共有27家。
从行业来看,影视、游戏、新能源汽车成为商誉爆雷高发地。“游戏影视都是四年前并购热门领域,一方面具有轻资产、估值高等特点,如今市场下行,估值泡沫挤出;另一方面影视游戏行业近年来的政策环境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从严监管。”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12日接受采访时谈道。
根据记者梳理,涉及影视行业的共有6家,分别为华录百纳(4.840,-0.01,-0.21%)(300291.SZ)、ST中南(1.690,0.00,0.00%)(002445.SZ)、骅威文化(3.650,0.03,0.83%)(002502.SZ)大晟文化(5.770,-0.54,-8.56%)(600892.SH)、当代东方(3.980,-0.03,-0.75%)(000673.SZ)、中文在线(4.580,0.11,2.46%)(300364.SZ)。有公司谈道,影视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持续加强,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影视产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的情形。
游戏行业的共有7家,比如有掌趣科技、聚力文化、利欧股份(1.460,0.02,1.39%)(002131.SZ),多个上市公司表示,主要因为游戏行业面临日渐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游戏版号冻结、总量调控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导致游戏上线延迟,游戏业绩未达预期。掌趣科技还表示,部分被投资公司业务、人员调整,被投资公司的估值预测下降。
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明显受到政策影响,共有4家上市公司因此进行大额商誉计提。其中,大洋电机表示其收购的标的一方面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影响,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销结构调整对其产品销售造成影响,因此自2016年以来连续三年未能达成业绩承诺。盾安环境(4.990,0.03,0.60%)(002011.SZ)以及江特电机(5.050,0.06,1.20%)(002176.SZ)的并购标的同样因行业政策变化在报告期内经营亏损。
此外,并购标的因内控问题爆雷而拖累上市公司也有不少案例。
宜通世纪(5.050,0.10,2.02%)(300310.SZ)、华业资本(600240.SH)、宁波东力(2.980,0.07,2.41%)(维权)(002164.SZ)、*ST工新(2.230,0.00,0.00%)(维权)(600701.SH)、康尼机电(4.150,0.06,1.47%)(维权)(603111.SH)等公司均面临这类情况。
以康尼机电为例,公司公告表示,并购标的——龙昕科技原董事长廖良茂违规对外担保和借款,引发多起诉讼,导致龙昕科技银行账户被冻结、资金被限制使用,且廖良茂本人涉嫌刑事犯罪并被正式批捕,已严重影响龙昕科技正常生产经营,业务大幅萎缩,龙昕科技2018年预计将出现巨额亏损。因此,公司预计将会计提大额商誉减值20亿元-22.71亿元。
解密42份深市商誉关注函
巨额商誉计提潮,已经引起监管层的注意。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以深市为例,截至2月11日,深交所共发出123份关注函,其中有42份涉及“商誉减值”问题。中小板数量最多,共有19份,创业板14份。
从问询方向来看,“2018年集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情况的原因、依据及合理性”成为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监管层紧盯“一次性减值”问题,要求公司解释以前会计年度或是2018年三季报业绩变动原因中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原因。
“去年年底《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出台,要求定期或是及时进行减值测试,提前披露风险,就是为了避免公司一次性计提,出现业绩‘黑天鹅’。”前述深圳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在他看来,部分进行全额计提的上市公司有财务洗澡的嫌疑。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前后多次商誉减值准备的判断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以前年度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和准确性等,均是监管层的问询重点。
上海一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12日解释道,“商誉减值准备该计提多少是两难过程。如果采取过于谨慎的原则,计提较多,对公司业绩影响就大,但万一标的未来表现转好,公司也不能通过转回商誉减值增加利润;如果计提较少,又有可能面临公司减值准备不充分、风险揭示不足的情况。”
事实上,上述监管问询内容延续往年的关注方向。深交所总结2018年商誉监管工作经验时曾表示,重点关注应减值而未减值、减值测试披露不充分、一次性减值“大洗澡”等情形。第二强化重组业绩承诺前端监管,提高业绩承诺执行力度,并惩治业绩承诺失信。第三回归源头,在重组方案披露阶段即对标的资产评估作价的合理性、标的资产核心竞争力、业绩承诺的可实现性、商誉的确认依据等进行充分问询。据了解,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评估增值率继续回落,近七成交易方案的评估增值率在5倍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