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声!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央行网站9月2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总第94次)例会于9月24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字当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灵活精准实施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产业、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点速览
·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
· 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工作
· 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
· 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9月27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44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是有效应对疫情局部反复的需要,既要针对前期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问题,也要考虑为应对未来局部疫情反复留有余地,统筹兼顾短期和中期的经济稳定问题。
王一鸣表示,经济恢复动力有所减弱,部分滞后效应可能延续到第四季度。如果四季度国内疫情出现散发,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的压力将持续增大,再叠加结构性矛盾和风险释放的压力,经济回归常态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的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
会议指出,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牵引带动作用,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工作,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9月9日,人民银行宣布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央行当时称,在今年剩余4个月之内以优惠利率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其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要求贷款平均利率在5.5%左右,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业内专家强调,用好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表明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没变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态度。尤其是后续央行在政策工具使用上更倾向于结构性工具,着力提升政策质效。
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会议指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9%,依然维持两位数的正增长,不过同比增速已经高位连续回落。
“当前房地产企业金融风险有所暴露,特别是个别超大型房企风险明显上升。”王一鸣认为,要积极稳妥有序化解个别大型房企的债务风险。
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
会议指出,支持银行补充资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存款利率监管,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会议还指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表示,经过几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